学院新增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04月22日 11:3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击数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日,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,共计5751门课程。其中,线上课程1095门,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472门,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801门,线下课程2076门,社会实践课程307门。
我院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,其中包含冯晓云教授主要负责,孙鹏飞、苟斌等老师共同开展的《高速铁路与列车纵横谈》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。
 
吴广宁教授主要负责,张血琴、高国强、郭裕钧、魏文赋等老师共同开展的《高电压技术》线上一流课程1门。
 
葛兴来教授主要负责,邱忠才、刘黎、郭冀岭、王嵩等老师共同开展的《电机学》线上一流课程1门。
 
截至目前,学院共有9门课程(主持7门,参与2门)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
课程名称  | 
    课程负责(参与)人  | 
    获批年份  | 
    课程类别  | 
   
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 | 
    陈维荣  | 
    2020年  | 
    线上一流课程  | 
   
高速铁路供电综合监控虚拟仿真实验  | 
    陈维荣  | 
    2020年  | 
  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| 
   
高电压技术  | 
    吴广宁  | 
    2020年  | 
    线下一流课程  | 
   
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(含实验)  | 
    葛兴来  | 
    2020年  | 
    线下一流课程  | 
   
高速铁路与列车纵横谈  | 
    冯晓云  | 
    2023年  | 
    线下一流课程  | 
   
高电压技术  | 
    吴广宁  | 
    2023年  | 
    线上一流课程  | 
   
电机学  | 
    葛兴来  | 
    2023年  | 
    线上一流课程  | 
   
高速铁路运营与维护  | 
    吴积钦(参与)  | 
    2020年  | 
    线上一流课程  | 
   
运动、科技与智慧人生  | 
    张血琴(参与)  | 
    2020年  | 
    线下一流课程  | 
   
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为着力点,形成系列一流本科课程群。对标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,学院将持续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高质量教学团队,充分发挥课程育人成效,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